你是否在求職上正面臨這樣的情形…..
「一邊焦慮,一邊急著打開電腦寫履歷?把過去的經歷照著時間軸寫一寫,總覺得把我做過的事情都寫上去,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吧?」
「但為什麼投出去的履歷都石沉大海,沒有公司回應我,或者收到的面試邀約信,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去應徵的工作?」
關鍵在於,你跳過了兩件最該先做的事:
✔️ 沒先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內容是什麼?以及自己的優勢天賦與期待的工作未來是什麼?
✔️ 沒看懂雇主到底在找什麼樣的人?所以你只寫到工作內容的符合度,但卻不是他們認為最匹配的那一個人!
今天這篇文章,帶你釐清「履歷要怎麼寫才對」,從內在出發,再對準市場,真正寫出有機會被看到、篩選後被留下、被面試、被錄取的履歷,而被看到及被留下絕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
第一關鍵:活用自己的原廠設定,才能找出你的亮點
許多人在寫履歷時,會急著去查履歷格式、履歷模板、比對職缺關鍵字,
卻忘了問自己:「我到底是誰?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」
所謂的原廠設定,就是你的:
- 天賦優勢
- 職業興趣、個性特質
- 工作價值觀
- 內在職涯驅動力來源
這些是你與他人不同的地方,也才是你在職場中最能發光的點。
一份履歷若沒有展現這幾個面向,寫再多豐功偉業都只是你的「經歷說明書」,經歷固然重要,但卻不一定是「吸引雇主想認識你」並「雇用你」的行銷文件。就如同我們選擇伴侶一樣,假設面對多位對象的追求,對方的外顯條件固然重要,但總一定有些不只是外顯條件吸引到我,而是有更多內在的內涵,讓我們感覺到彼此同頻,那才是自己想要和他開始認識進而交往的關鍵吧?
如何活用你的原廠設定?
- 天賦優勢:盤點過去從小到大生活經驗及工作中最享受、且也使你產生心流的時刻:是與人互動?聽人吐苦水?講笑話給別人聽?還是獨立解決問題?修理東西?將一堆東西整理整齊?…..等等
- 整理出你喜歡做、別人也稱讚過你甚至願意付錢讓你做的事:例如你數據整理特別精準、簡報總能一針見血。
- 了解你內心最重視的工作價值觀:如:成就感、穩定性、學習成長、多元變化有趣、工作環境的舒適度…
- 對照市場趨勢,找出你可以發揮的位置:例如你擅長使用AI最新科技,很喜你同時又很喜歡內容創作,那麼你也許可以成為一名在AI領域寫作的科技人,教他人使用最新最好的AI去輔助大家的工作,使工作更有效率。
記住,寫履歷不只是寫下「你做了什麼」,而是展現「你的核心價值在哪裡」。
第二關鍵:讀懂徵才廣告的真正需要,履歷才會說服到雇主
很多人一想到要找工作,就馬上開始改履歷,卻忽略了「市場端」其實有它的需求與動機存在。
職缺廣告是企業開給理想候選人的需求清單,裡面其實隱藏著:
- 他們的痛點(為什麼開這個缺),例如:新創公司,往往喜歡你能否獨當一面並具備冒險性及可接受快速變動性,但又同時能有即戰力往往是重點。
- 他們的期待(什麼樣的人能補上),例如:有些大型公司,很可能要的是能展現能力也能具備服從性的人,優秀固然重要,但配合度往往是關鍵。
- 他們最重視的特質與能力(從用詞與排序就看得出來),現在很多職缺都會直接點出,一定要讀出訊息,才能正確回應它。
如何讀懂職缺廣告?
- 拆解四大重點:
- 所需要員工的主流價值觀(Ex.有開創性、喜歡穩定感、重視團隊合作)
- 所需能力(Ex. 溝通、分析、獨立作業、專案管理)
- 所需經驗(Ex. 產業背景、長應對的客戶類型、相關經驗年資)
- 所需技能(Ex. 軟體、工具、語言能力)
- 所需個人特質(Ex. 積極、抗壓、細心)
- 觀察用字與重點排序:有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斷強調的,可能是他們曾經用人的誤區,他們會再三說明他們需要什麼人,不需要什麼人!
- 對照自己的履歷內容:是否有呼應到職缺中強調的需求?
- 避免「硬湊」而忽略真實性:若你不擅長領導,就別強說自己是leader型人才。誠實反映知道這個特質的重要性+強調強烈學習意願,才會更有說服力。
總結:履歷,是你與雇主之間的「媒合意向書」
寫好履歷之前,請先問問自己:
- 我是誰?我擅長什麼?我想要什麼?
- 對方在找誰?他們在意什麼?我有哪些是可以對上頻率的?
當你先認識自己,再理解對方,再來寫履歷,就像是為自己打造了一把「能開啟職涯大門的鑰匙」,你才能真正在你想要發揮所長的領域好好展現自己!
當然,如果你覺得你還不夠真正了解你自己,那麼我也建議你,先停止馬上想要換工作的想法,反而應該先好好找資源管道、找生涯教練花一段時間協助自己好好探索自己,甚至於不仿用斜槓的方式逐步驗證你想要的職涯方向,你才不會不停換工作,愈換愈失去對自己的自信心喔。
想更加了解自己
開啟第二收入第二人生
90天安靜斜槓到自由人生
免費索取教學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