擅用「有閒」和「無聊」,使你獲得自由創業的機會!


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——
在滑手機時,突然一篇貼文賺走了你的眼球甚至你的錢包;
在無聊點開短影音或youtube影片時,默默下單了一堂線上課或一本書;
又或者輕鬆與人對談時,發現你未曾想過的服務模式,竟然比你上班還賺得多?

這不是你太懶惰,也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當人「有閒」、「無聊」時,反而更能夠思考更多有意義且放大價值的事情,努力固然很好(我絕對沒有否定努力與堅持的重要性),但是如果你的「努力」使你耗盡了你的能量與時間,花在不對的「機會點」上努力,你失去了思考新的商業模式(謀生能力)的能力,你極有可能錯失很多更有利於你展現價值、創造獲利、自由創業的方式與時機。

而老闆往往沒告訴你的事情,就是他就是在「買你的時間」,而他去做的事–創造更有高產值的事情,讓員工來幫他完成,建立團隊與系統,透過團隊與系統幫老闆賺錢。當然老闆的壓力絕對比你大,因為他承擔了盈利變動起伏的風險,而你不用,但你卻失去的時間的主控者。

因此,你要思考的是,你到底是要將時間賣給老闆?還是讓時間變成自己「可控之事」,變成「可控之事」的前提,就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?市場的機會在哪裡?

🎯 有閒 ≠ 無所事事,而是擁有自己時間的主導權

所謂「有閒」,並不是指你天天耍廢、擺爛、躺平,而是你擁有決定要怎麼安排時間的能力,而時間是花在使自己產生價值及放大價值的事件上。

當你不再被日復ㄧ日、滿檔會議或案子壓得喘不過氣,你會有更多「創造價值」的空間。這時,你不需要接10個小時的案子賺1萬塊,而是可能透過一個數位產品、一次線上教學、一篇網路文章,一次高品質的服務,用槓桿的方式創造收入。

🤹 無聊 ≠ 無能,而是激發創意與商機的最佳時機

你知道許多最賺錢的產品,都是在「好無聊哦」「這個東西怎麼這麼麻煩」「有沒有更好的方式」的頓悟下誕生的嗎?

無聊讓人開始觀察、產生好奇、提問、比較差異、創造差異化,然後產生「這只能用這個方式嗎?」「有沒有更好或更有差異化的方式?」「這好無聊喔,一點都不吸引人,不能更有趣一點嗎?」的動機。這就是創業者思考創業起點的開端

  • 你可能在煮飯時想到可以做一份懶人食譜PDF來販售,進而變成「廚藝老師」;
  • 你可能在旅行時記錄下來的照片與行程,後來變成一份行程模板清單,進而變成「旅遊私人導遊」;
  • 你可能發現朋友常問你同一件事,那就是一份潛在的服務價值,進而「你擅長領域的陪跑導師」。

為什麼賣時間的工作反而限制了你放大價值的潛力?

  1. 一天只有24小時,你的收入如果是被受僱的時間綁架 當你靠「時間賺取收入」為生,就永遠無法突破時間的天花板,且當該工作有收入天花板時,你就無法有提高收入的機會。
  2. 🧠 忙碌佔滿腦袋,思考空間被壓縮 最能創造價值的時候,反而是你可以靜下來,觀察市場、思考定位的那一刻。

那麼,「有閒」或「無聊」的人到底怎麼賺錢?

這裡提供你幾個「無聊經濟」與「有閒創業」的實際例子:

狀態活動可變現方式
喜歡研究素食食譜及素食料理撰寫食譜、錄製教學影片小班制廚藝教學、賣食品
有閒養寵物變成寵物的飼養高手、寵物飼養知識文、拍攝影片出電子書、到府照顧寵物服務、遛寵物服務
喜歡研究數位工具分享如何用數位工具賺錢線上課程、模板販售

小結:真正能讓你賺錢的,不是「工作」,而是「空間」

讓我們誠實面對一個事實:最成功的創業點子,常常不是在最忙的時候誕生的,而是在有時間和思考空間的時候悄悄萌芽。

與其把每一天填滿工作,不如先為自己創造一點「有閒的餘裕」,讓你能停下來問問自己:

  • 我的興趣可以轉化為價值嗎?
  • 我是否能把自己的思考變成知識資產?內容資產?
  • 我目前工作的內容,可不可以變成一件任務,將任務轉成「服務方案」,進而成為你賺錢的方案?

Sherri Lei
Sherri Lei